第三十七章 求人不如求己(1 / 2)

宋时雪 雪山飞机 0 字 2021-08-21

 宋建中靖国元年六月下旬某日,泉州州衙。</p>

泉州州衙或称为府衙,位于内城北部,泉州城池最中心稍稍靠左上一点的位置。</p>

宋之州郡衙门,尽管规模大小不一,内部结构有异,但配置的衙门各部所却是差不多的。</p>

穿过泉州州治的大门、仪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五开间尧、九脊顶的雄伟建筑,这就是泉州州治的正堂,泉州知州公事之所,现在为新任泉州知州李三坚的公事之所,被称作“设厅”。</p>

泉州设厅不大,但也容得下一百人以上。</p>

设厅西边,有一座略小一点的厅堂,这是泉州的佥厅。佥厅是知州与其佐辅一同处置政事之所,目前也就是知州李三坚与佐贰泉州通判崔永梽共同处理郡政的场所。</p>

佥厅除了李三坚与崔永梽处理郡政之外,还有许多佐官佐治郡政,这些佐官被称为“幕职官”。</p>

幕职官为知州、通判的幕僚或称为僚属,包括判官、推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等等,另外还有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司户参军等官。</p>

</p>

宋之衙门还有一个特点或者各路府州军县必备之物,那就是“戒石铭”。</p>

“戒石铭”就是一个石碑,立于各路府州军县衙门大堂之前,为宋太宗皇帝赵光义诏令所立。</p>

戒石南面刻着“公生明”三个大字,意思是只有公正,方能明察秋毫,方能清正廉洁,旨在提醒、训诫官员。</p>

戒石北刻“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大字,意思是官吏的俸禄均为民脂民膏,是百姓所纳之钱,为官当洁身自好,为民着想,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p>

“戒石铭”遍布宋各路府州县,为名言警句、官场箴规。</p>

泉州州衙也不例外,也有“戒石铭”,“戒石铭”之上也有“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大字,为宋哲宗皇帝赵煦亲笔所书。</p>

“嗵。。。嗵。。。嗵。。。”</p>

此日,泉州州衙之内,数面大鼓同时擂响,在震耳欲聋的鼓声之中,两百余名泉州州衙官吏依官职大小,排成了数列,鱼贯进入了泉州州衙。</p>

宋官员公服颜色,在元丰改制之后,主要分紫、绯、绿三种,其中四品以上着紫装,六品以上着绯装,九品以上就着绿装。</p>

宋官员着紫、绯、绿色官袍,而胥吏却只能穿皂衣白袍,几与庶民无异。</p>

“吾等拜见李府尊,拜见崔通判!”</p>

此时州衙设厅之内,上百个州衙官吏一齐拜见李三坚、崔永梽道。</p>

宋六品之下的官员着绿色官袍,胥吏穿皂衣白袍,因此设厅之内是一片绿、白、黑的海洋,除了身穿绯色公府的李三坚与崔永梽。</p>

李三坚身穿一件绯色曲领大袖袍服,下裾加一道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戴硬翅幞头,脚穿一双犀牛革履,端坐在设厅的最中央,面前有个五尺楠木大书案,书案之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印信等</p>

物。</p>

硬翅幞头左右两边各有一根尺多余长的帽翅,头部稍一动作,就会不停地摇摆,一尺之内是不能站人的,否则必会被帽翅刺翻在地。。。</p>

泉州通判崔永梽坐在李三坚左首稍上的位置,面前也有一个五尺余楠木大书案。</p>

一名州衙书吏站在了两人右首侧后,面前也有一张书案,只不过书案止两尺长宽。</p>

书吏在需要录事之时,方可坐下书写,否则按宋制,就必须在大堂之中站着,上官们议事多久,他就得站多久。。。</p>

端坐在大堂之下的李三坚看了崔永梽一眼,崔永梽点了点头。</p>

“诸君免礼!”李三坚随后挥手道:“本官姓李名三坚,想必诸位已经知道了,本官今日想说的是,我李三坚终于与诸君见面了。”</p>

李三坚说罢,自己先笑了笑。</p>

“哈哈哈哈!”</p>

“李府尊果然风趣!”</p>

“李府尊之言,我等如沐春风也!”</p>

李三坚风趣的开场白,顿时引起了州衙诸官吏欢笑起来,同时谀词如潮,向着李三坚扑去,一扫刚才紧张不安的气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