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 曲折回还(2 / 2)

三国求生记 水瓶座·杰 5641 字 2019-08-13

初时荀彧以为陆仁这样做只是为了借诸候纷争来以商取利,但是后来荀彧知道了陆仁有一种想用自己地办法来阻制战争的打算。就实际效果而言,陆仁的做法当真有些可怕,最近三年中按荀彧地调查报告,陆仁光是从曹操的领地里前前后后就抽走了十多万的人口,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曹操与荀彧的惊吓之余,原本与陆仁之间以人口来交换物资的交易也已经全面停止,同时加大了内政方面利民的幅度来保证移民数字的逐步减少。曹操如此,刘备与孙权那里也同样如此。可是这样一来,军需方面对陆仁夷泉商业供给的需求量也上升了不少。于是这时开始,荀彧又在猜测陆仁就是想尽可能的减少中原诸候争霸的战争数量。

直到今天,陆仁突然又冒了出来,摆出了一副大汉忠臣的样子,想和他一起阻止曹操称公与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事,荀彧就真的被陆仁搞迷糊了。说实话,荀彧看得出陆仁一直以来对汉室都并不算是很重视。前前后后做了那么多有利于汉室声威的事是不假,不过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提升陆仁本身的名望而已,真要说陆仁一直在为汉室尽心尽力,荀彧是死都不会相信的。举个例子来说,陆仁当初还是尚书仆射的时候,就曾经在荀彧面前戏称献帝为“不懂事的小娃娃”,这种不客气的语调闹得荀彧当时都差点和陆仁翻脸。

“这个陆仁到底是想干什么?平天下还是在乱天下?”

这就是荀彧的疑虑,也是一个现代人与古代人之间思想观念上最根本的差异。

至于担心就好说得多。

荀彧回想起当初,陆仁在大事方面几乎是“言无不中”,在这方面荀彧都对陆仁有些盲从。陆仁既然赶来和荀彧说曹操称公是谁

不了的事,那就肯定是铁定不会错了。而且荀彧自面来分析一下,确实如陆仁所说的那样,自己能够拦挡得住的机会十分之渺茫。荀彧选择留下来,除去本身对曹操还有一线希望。同时追随了曹操十几年,怎么说都有些不忍相离之外,更多的到是想尽一尽最后地努力。

只是在陆仁临去时说的一句话着实有点让荀彧心惊:“荀公,你这样做无疑是在自寻死路。你再这样不顾一切的劝阻下去,根本就是在逼曹公杀你。当然曹公在明面上不会对你动手,应该会是用其他的方面让你自尽。对他来说这样也是给你最后的几分颜面。荀公,我最后再劝诫你一句,当哪天曹公决定对你动手时,内庭中最后的汉室力量就全完了。儿这次我不带回交州去。就留在你地身边。当你遇到那一天的时候,粲儿会有办法救你出来的。”

不知不觉中荀彧在门前站了许久,直到天色已经全亮,早起的侍从赶来书房打扫时荀彧才回过神来。再想想陆仁提出地那个以外部力量去抑制曹操的想法,荀彧只是摇了摇头心道:“他这法子真的会管用吗?如若真的出现那么一天,天下岂不是又要乱作一团?”

两头为难间苦思无计。荀彧看看天,大声吩咐道:“来人。速将信函送去城!”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已经到了建安十七年的春二月。荀彧一如既往的在许昌尚书府衙里准备着司隶各地地春耕大计,忽然曹操派来的信使至,要求荀彧马上准备好一大批地粮草先行送往郡,曹操要出兵合肥攻打孙权。

同时还要求荀彧离开许昌。随军参丞相军事。

这本来并不算是什么大事,往年曹操要出兵哪里,大军所需的粮草都是由荀彧来主理的。不过这一次。荀彧在听到后面要他随军参谋军事的时候,心中猛然一紧,暗想道:“真没想到啊!这事会来得这么快!”

荀彧常年坐镇在后方主理内政,曹操出征哪里从来就没有带上过他。现在突然一下要荀彧离开常年坐镇的要地许昌,还要随军参务荀彧并不擅长地军务,这能说明什么!?

用力的攥紧了双拳,荀彧恭敬领命,发付信使先行归还后荀彧便在府衙中开始准备粮草的事,同时唤过陈群,把尚书府中所有地权力都移交给陈群来主理。交待妥当,荀彧回到家中书房,看了看书房中众多的书籍绣简,长叹数声之后把荀粲唤到了身边道:“粲儿,你师傅交待过你些什么?”

荀粲低声把陆仁的定计说了一遍,荀彧点头道:“为父要先去郡送粮劳军,你暂留在家中……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晚一些再赶去郡不迟。为父再交待你一句,待为父离开许昌的第三天,你……把这书房中的书简全数焚毁,一卷不留!”

荀粲大惊道:“这里都是父亲十数年来的心血之作,为何要如此?”

荀彧摇头道:“留之无用,反误国矣。此乃父命,汝断不可违!”

荀粲扁了扁小嘴,点头应下。

荀彧抬头望望天,心道:“义浩说的那个东西,是不是我一到郡就会收到?曹孟德,我一生阅人无数,可谓从未看走过眼,没想到唯独会在你这里犯下大错……也罢,如果不逼我,你我主臣如故;若你真的逼我,就不要怪我不念旧情。我荀文若是大汉臣子,不是魏吏!”

建安十七年春三月,荀彧押运着大批的粮草来到郡,才到不久就病倒在床上。曹操要征讨合肥并不须要经过郡,取道寿春比较近,因此郡的粮草只要运到寿春就可以了。听闻荀彧病倒之讯后,曹操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快马赶来探望,只是派了个近侍过来问候一下而已。当近侍回报曹操说荀彧似乎病得很重,曹操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声,令人取过一物交给近侍道:“兵贵神速,孤统领大军不可轻离,不能亲自探望文若,只能馈以珍食聊表心意。汝带此食盒,再赶去文若那里一趟,为孤传递心意。”

这个食盒没过几天便传递到了荀彧的手上。挥退近侍,荀彧在病榻上打开了这个盒子,里面却空无一物,荀彧摇头苦笑道:“君臣十数载,至今日却不想如此!曹孟德,你既以我为无用之物,我又何必再苦心强求?也罢,你我君臣之缘,就此恩断义绝吧……想不到义浩竟然会料得这么准。或许他口中之策,真的能有机会达成,那我还担心什么?”

一念至此,荀彧缓缓的自病床上坐起身,向门外唤道:“来人,去把儿唤来!”此刻的荀彧,并不像是有半分的疾病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