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高傲的亨利·福特(1 / 2)

动力之王 千年静守 4876 字 2019-07-23

 和陈耕预料中的偏差太大!

他以为福特需要的是一款和克莱斯勒family差不多的汽车,可谁能想到人家福特玩出了新花样,直接不屑克莱斯勒的那一套。

出现了这么大的偏差,陈耕必须和福特汽车的决策层沟通,明确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一辆什么样的车——传真过来的介绍上虽然也有,但不如这种直接的沟通来的准确。

但让陈耕没想到的是,决定研发这款车型的不是福特汽车决策层的某位高管,而是福特汽车的当家人、话事人:亨利·福特。

面对陈耕的疑惑,电话里的亨利·福特对陈耕说道:“不,我们的目标客户并不是那些因为经济条件而不得不去购买廉价汽车的中低收入群体,我们也不准备设计一款克莱斯勒family那样的汽车,我们的目标客户,是那些四十五岁以上、对美国文化有种浓郁认同感的、有钱的富裕美国人。”

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克莱斯勒family的鄙视——当然有羡慕也说不定。

陈耕点头:明白了,福特为这款车设定的目标人群就是美国中产阶级中的中等收入以上群体呗。

全世界都知道美国有着最为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但很多人或许不明白,在美国对中产阶级的收入定义里,“中产阶级”的概念其实很宽泛,如果以这个时代的美国人的家庭收入来衡量,大概就是年收入在25000美元至30万美元之间的这个群体,从能拿到比美国人均收入略高收入的蓝领工人和白领阶层到中小企业的老板、大企业大财团的职业经理人,都算是中产阶级。

怎么样,跨度是不是非常大?

而按照亨利·福特所说的,他们这款车瞄准的则是这个庞大群体当中收入与比较高的那一部分,大概是年收入在4万美元以上的这部分美国中产阶级。

大致明白了亨利·福特的意思的陈耕,试探着向他问道:“我有些明白您的意思了,您想要的是一辆比克莱斯勒family更适合美国人消费习惯、能够彰显美式轿车的豪华和风情的车,而不是一辆廉价的、为了节油而放弃了很多东西的轿车,对吧?”

“没错!”

亨利·福特对陈耕能够准确的理会自己的意图非常满意,以至于这声“没错”的嗓门都比刚刚高了不少:“准确的说,福特汽车想要的一辆继承了过往美式轿车的优点、同时又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轿车,是一辆能够引领美国轿车发展潮流的车,就像是你设计的那个‘野兽’引领了美国皮卡的发展潮流一样。”

和拥挤的欧洲不同,美国人、包括整个美国社会都认为只有全尺寸轿车才能充分体现出自由奔放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这种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整个欧洲一片疮痍,当“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家庭只有家中来了极其尊贵的客人才舍得开一罐斯帕姆午餐肉、并且认为这是对贵宾的最高礼遇的时候,美国人则以救世主的高傲,向正努力重建家园、恢复经济、医治战争创伤、贫穷但又很清高的欧洲人们展示一种现代的、令他们渴望而不可及的富裕生活方式和美国人理解的轿车发展方向和潮流:全尺寸轿车。

比如陈耕的那辆稀有的四座版林肯continental Mark 2。

在八十年代之前的美国人的眼里,类似大众甲壳虫一类的欧洲薄铁皮车只能算是一辆能开的玩具,根本不能算是正规的轿车,至于本田思域和丰田卡罗拉这样的小型车,甚至被美国那些苛刻的评论家们认为这玩意儿根本就不能被认为是一辆车,开这样的东西上街是对驾驶者人格的最大侮辱。

哪怕是现在的石油危机下,超过90%的美国人也认为只有全尺寸轿车才能代表美国,本田思域和丰田卡罗拉这种日本小车,只有穷人和经济比较困难的美国人才会买——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的。

陈耕对美国人在心理上的这种高傲非常理解,也就理解了亨利·福特为什么要下命令研制这么一款全尺寸的轿车,点头再次问道:“好的,还有呢?”

“这个车必须要漂亮,必须能够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亨利·福特说道,被克莱斯勒family抢走了“最漂亮的美国轿车”的风头,这让他心中无比的怨念:“还有就是这个车必须满足美国政府、警察等部门公务用车以及出租车市场的需要,必须足够的结实、可靠、耐用,同时使用成本还必须足够的低。最重要的是,这辆车必须足够的舒适。”

“好的,我没疑问了,”听亨利·福特说完,陈耕已经知道了他想要的是一辆什么样的车:“我对您的需求已经有了一个了解,福特先生,如果您没有其他的问题,现在我们可以谈谈设计费的问题了。”

但亨利·福特还真有问题:“还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