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三十五 天下第一折(上)(2 / 2)

龙旗 猫吃狗粮 4145 字 2019-10-05

~~~~~~~~~~~~~~~~~~~~~

李莲英重新步入慈禧寝宫,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一怔——已经穿着整齐,却披散着长发的慈禧太后正倚靠在床榻上,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见此情景,李莲英立刻扑通一声,直接跪在了地上:“老佛爷凤体委安,不得安眠,乃是奴才们没有伺候好!罪过都在奴才们身上,还请老佛爷责罚!”

他的眼泪也时说来就来,就这一跪的功夫,眼圈子竟然就已红了。

慈禧太后不响,只是一面剔着指甲,一面斜着身子,把李莲英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这才冷笑说道:“呦,李大总管,示恩完了?”

“奴才回老佛爷的话”,李莲英一边说,一边已是跪直了身子,“这宫里除了老佛爷,还有谁能赏奴才们这些人恩典?奴才刚刚也只不过是替老佛爷给林兴桥那个没福气的打赏些发送而已,‘示恩’二字,奴才是万万不敢逾矩的。”

一番话讲的入情入理,滴水不漏,慈禧太后听得竟是一窒,随即又想到了李莲英之所以如此处置,归根结底也还是为自己考虑,思前想后,最后也只能是叹了口气说:“你先起来吧!我再问你,李鸿章的那份折子哪里去了?”

须知君王亦做不得快意事!更何况慈禧太后日间看完李鸿章奏折后所诱发的那一腔无可发泄的怒气,适逢其会地得以在小太监林兴桥身上出了个干净,在加上时间又已过去了几个时辰,心境上多少也换了了些,便也只能挑灯夜读,重新来批阅那份让她即恨的咬牙切齿又有些手足无措的奏折。

折子自然是李莲英收起来了,听得太后如此吩咐,他立刻去将奏折去了过来,恭恭敬敬的放在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御案上。

慈禧太后重用拿起折子,却只是先把里面那张夹片拿出来看,而将奏折放在了一边。

“《请兴阅舰式片》?”,她微微蹙眉,似乎感觉有些诧异——日间看完这份奏折后,她盛怒之下便立即将其抛了出去,甚至连奏折中的夹片都未来得及看,此时先读这夹片,便是做好了再看到一段不啻于奏折当中的狂悖之语的准备,谁知这上面写的竟是这样的字眼?

“想不到李中堂那里还有这样的心思。”,慈禧太后放下手中的那纸夹片,神色又缓和了许多,但当她重又翻开李鸿章的那份奏折时,脸上

很快就又蒙上了一层阴霾!

李鸿章的这份《殿阁补阙折》写的十分的文雅——

“臣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总督直隶军政兼领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顿首谨奏:唐季宣内翰,典制北门;宋时设馆阁,备位中枢,前朝之文渊,国初之三院,皆辅臣之设,宰衡庶政,公议军国,社稷器也。自世宗以军机领政,内阁乃为虚相;至高宗定三殿三阁,学士遂成尊荣。先师抚定东南,中兴国祚,望溢中外,威制海内,乃得以武英殿终。臣以鄙陋,蒙太后皇上垂爱,自甲申始殿文华,至今已七载春秋。伏念臣受恩最早,荣眷最深,每念时局冗巨,常叹朽躯衰痛,惟以殿阁漏位,中枢阙令,不敢辜恩辞政。然望花甲之老骥,纵供驱驰,势难久远。为朝廷社稷计,伏请太后皇上简拔贤臣,遴选杰士,衔以荣恩,任以充要。恭逢太后甲子圣寿,臣以极品之位,无锱铢货殖之献,唯以公心,举荐朝野贤达,以为太后寿贺之礼,保荐吏部尚书鸿藻为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之万为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庚身为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军机大臣刑部尚书毓汶久在中枢卓有劳绩;户部尚书毓庆宫行走翁同和两任帝师清流德望,当拜协办大学士。湖广总督张之洞出身翰苑久任地方,才兼文武,学贯中西,近年于洋务亦有涉猎,廊庙之材,实堪大用,宜入军机学习行走,兼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职衔。臣以老迈之躯,朽没之年,恳挚上疏,为皇上荐贤,为太后上寿,伏请太后皇上慈躬圣驾亲察,若所荐是,则允臣所请,若所荐非,则恕臣老朽昏迈之罪。仰望君德,感念国恩,临折涕零,臣鸿章再顿首!”

慈禧太后“啪”的合上奏折,脸上又是如罩严霜。

“小李子!”,她招呼道。

李莲英立刻上前一步,“奴才在。”

慈禧太后压低了声音,“你即刻安排人,好好去查一下,近来都有哪些人在六爷府上走动。”

李莲英眉棱骨霍的一跳——六爷?恭亲王已经退出中枢七年,平日里都是避居鉴园不问世事,今太后怎么突然就想起来要盯着他了?

他心中思忖,嘴下却也不停,“奴才明白。”

“嗯!”,慈禧太后深沉的点了点头,“还有,传我口谕,北洋海军大阅已毕,这支海上劲旅如今是个什么样子,李鸿章也该给朝廷一个交待。叫军机处拟旨,李鸿章回到天津后不必多做停留,立刻进京陛见!”

——————————————————————————————————————

出个小问题,谁能看出李鸿章这份折子内的真实含义?答对了,一天三更回报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