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吕部长俩口子对段鸿轩发自内心的关心(2 / 2)

段鸿轩一听就明白了,吕部长一方面是想让他给众人科普一下,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想看看他是不是在吹牛说大话。</p>

段鸿轩笑了笑,对杨厂长道:“古人称的君子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p>

这是古代对文人,尤其是一些世家大族对培养后代最基本的要求!这六艺是中国古代君子的六门必修课,其中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九数!</p>

简单解释就是礼节,音乐,射术或者是武力,还有驾驭车马或者骑术,六书不是指的六本书,而是指对流传下来的六种汉字制造方法的理解,也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其中,前四种是指的文字形体结构,后面两种是指文字的使用方式!</p>

最后的九数主要就是指的数学,同时,里面还包含了古代的阴阳风水推理演算等等!</p>

所以在我们国家古代,想要培养出一个君子,实际上花费还是挺大的,就说一个礼字,为什么要叫五礼?这里面包含了用于祭祀的吉礼,用于丧葬的凶礼,用于田猎和军事上的军礼,还有上朝或者诸侯之间互相往来的宾礼,最后是用于宴会和庆贺的嘉礼!</p>

所以,在古代,所谓的君子,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人家从礼节上,音乐修养上,包括在武力上等等都有要求!”</p>

杨厂长和一旁的王秘书听得目瞪口呆,杨厂长咋舌道:“好家伙,我还以为古代那些文人都像戏文里唱的那样,一个个都是柔弱的书生,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讲究,今天可真是长见识了!</p>

不过鸿轩,你师傅真的是这么培养你的?太麻烦了吧?而且好多现在也不适用了!”</p>

段鸿轩笑道:“现在当然有很多都不适用了,我师傅也没有那么顽固不化!</p>

就我刚才说的六艺是从周朝开始要求的六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到后来的六艺已经有了另一种说法,也就是指的六经,就是《易》、《书》、《诗》、《礼》、《乐》和《春秋》这六本古代的经典,所以后来的文人只要能熟读并且掌握这六本书,就算具备了君子六艺,所以才变成了戏文里那些满肚子学问,可是却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p>

杨厂长一听,这才点点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儿!这下我都明白了!”</p>

吕部长在一旁也满脸欣慰地点头微笑道:“鸿轩真是不简单啊!”</p>

罗姨这时好奇地问段鸿轩:“鸿轩,那你师傅又到底教了你些什么?”</p>

段鸿轩微笑着回答道:“我师傅当然不可能把我教成一个只知道死读书而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文人!</p>

文上琴棋书画,医术占卜,以及一些古代比较出名的文献典籍这都是少不了的!</p>

我师傅另外也还教了我习武强身!”</p>

“这我知道!”杨厂长有点兴奋地开口道:“我大概听你们街道王主任,也就是你干妈说了那么一嘴,说是你有天在路上碰到几个拿刀抢劫的,然后你赤手空拳就把对面五个人都给收拾了,最后还都给送到派出所去了!”</p>

“还有这事儿?”罗姨顿时担心地看着段鸿轩:“鸿轩,你当时没事吧?有没有伤着哪?你说你这孩子,碰到抢劫的你就赶紧跑啊!人家五个人,还有刀子,你和他们斗什么斗啊!”</p>

段鸿轩没好气地瞪了杨厂长一眼,杨厂长一看罗姨这紧张的样子,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偷偷瞟了吕部长一眼,发现吕部长也担心地看着段鸿轩,杨厂长心里就更后悔了,自己嘴为什么这么快啊?真是的!</p>

段鸿轩瞪完杨厂长之后,赶紧安慰罗姨:“罗姨,您别担心,我当时一点事儿都没有,毛都没伤着一根!”</p>

“真的?你没骗我?”</p>

段鸿轩拍着胸脯发誓道:“真的罗姨,我绝对没骗您,您要不相信,回头让王哥去我们那边派出所打听打听就知道!</p>

而且当时我也没法跑,我还带着我干奶奶呢,我总不能把她扔下,我自己跑了吧?那我成什么了?”</p>

罗姨一听这才放下心,但还是叮嘱道:“既然你当时还带着你干奶奶,那是不能把老人家扔下,你自己跑了!</p>

可以后你千万得当心点,别大晚上的那么晚出门了!”</p>

段鸿轩连连点头:“嗯!我记下了,罗姨,那天也是碰巧有事儿!</p>

从那以后,基本上我晚上都不太出门,就在家里待着!”</p>

“这就对了,你们段家现在可就剩你一根独苗了,你可千万不能有什么闪失!</p>

再说了,你现在一肚子学问,可得保护好自己!”</p>